心力衰竭簡稱“心衰",它并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,而是心臟疾病發展的終末階段。
幾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終都會導致心力衰竭的發生,心肌梗死、心肌病、血流動力學負荷過重、炎癥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損傷,均可造成心肌結構和功能的變化,最后導致心室泵血和(或)充盈功能低下。
心衰根據發生的時間、速度、嚴重程度可分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。數據顯示,我國心衰住院患者的年平均住院次數為3.3次,平均住院天數為9.7天,年人均住院費用為29746元,這提示心衰已給我國帶來巨大的公共衛生負擔。
一個接受干細胞治療心臟病的研究,
2011年11月,國際醫學期刊《柳葉刀》報道了一例接受干細胞治療心臟病的臨床試驗。65歲的邁克·瓊斯(Mike Jones)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(congestive heart failure),2009年7月,瓊斯成為一位接受干細胞移植療法的心力衰竭病人。
同期參與研究的14名患者在接受干細胞治療后,也都展現了良好的臨床療效,平均射血分數從最初的30.3%提高到38.5%,一年后,他們心臟的疤痕組織也下降了30%。
隨著再生醫學的不斷發展,干細胞治療也將也將越來越規范化,技術也將越來越成熟,不僅在心血管領域,更能在多種疑難性、難治性疾病中展現療效,為更多的患者帶去希望。
電話
微信掃一掃